新闻
学院新闻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张明昂老师等在外文AA类期刊《Health Economics》上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2024-08-22 浏览次数:


37000c威尼斯张明昂老师与哥伦比亚大学郭四维博士、南京大学曲兆鹏老师、南京审计大学孙伟增老师合作撰写的论文《Special economic zone and infant mortality: Evidence from China》刊发于外文AA类期刊《Health Economics》2024年第8期。以下为文章主要内容:


undefined

内容摘要:本文以中国经济开发区的建设为准自然实验,评估了区位导向型政策对婴儿死亡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经济开发区建设显著降低了当地婴儿死亡率,对男婴和母亲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婴儿的影响更大。进一步研究表明,经济开发区作为一种经济增长冲击,通过增加当地收入来提高婴儿存活率。此外,没有证据表明经济开发区显著改变了女性生育行为或环境污染。这些结果突出了既有研究中被忽视的区位导向型政策的人力资本影响。


一、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经济开发区(经济特区)是政府通过财政和监管激励以及基础设施支持来促进工业活动的地理区域,这些特区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很常见,旨在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吸引投资和增加出口。作为主要的区域政策之一,经济开发区因其能够鼓励集聚经济和解决协调失灵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关于这些政策对健康结果,特别是婴儿死亡率的潜在影响却鲜有研究。

婴儿死亡率是衡量人口健康和福利的关键指标,尤其在婴儿死亡率较高的发展中国家,它被视为经济进步的主要标志之一。鉴于此,探讨婴儿死亡率与婴儿死亡率之间的关系,可以为经济战略如何直接影响健康结果提供宝贵的见解。本文旨在通过研究中国经济开发区对婴儿死亡率的因果影响,填补这一研究空白,并为经济发展与健康结果关系的广泛理解贡献新的证据。

二、制度背景

中国政府实施经济开发区的广度和影响力无与伦比。自20世纪80年代深圳设立第一个经济特区以来,截至2018年,中国建立了2500多个经济开发区,占全球此类区域的近一半。经济开发区设立的时间和地点的广泛差异,使中国成为探索这些开发区的经济和社会影响以及研究其影响途径的理想场所。

其次,伴随着经济繁荣,中国的公共健康状况也显著改善,特别是在婴儿死亡率方面取得了显著下降。婴儿死亡率从1990年的每千人50.2例(当时是北美和欧洲新生儿死亡率平均值的四倍)大幅下降至2019年的每千人5.6例(约为1.7倍)。

三、研究方法及主要结论


本研究将经济开发区的地理编码数据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监测点(DSP)系统的信息相结合,实证检验了1991年至2000年中国经济开发区对婴儿死亡率的影响。

为了理清因果关系,本文采用了双重差分方法,比较了1991年至2000年新设立经济开发区的地区与没有设立经济开发区的地区之间的婴儿死亡率变化的差异。分析表明,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建立导致当地婴儿死亡率显著下降,经济开发区对婴儿死亡率的影响因性别和母亲的教育程度而异:在经济开发区的冲击下,男婴和母亲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婴儿的存活率增加更多。

本文还进一步探讨了建立因果关系的机制。一是收入渠道,如果经济开发区的建立增加了家庭收入,孕产妇和婴儿将获得更好的营养和医疗服务,从而降低婴儿死亡率。二是生育行为渠道,经济开发区带来的工作机会可能会导致女性推迟分娩年龄或生育更少的孩子,这将对婴儿死亡率产生影响。三是污染渠道,经济开发区带来的当地工业冲击可以通过改变当地环境来影响婴儿死亡率。研究发现,经济开发区对婴儿死亡率的影响主要由收入渠道来解释,而经济开发区的设立对女性生育行为和当地环境质量几乎没有影响。对于收入渠道的具体情况分析发现,经济开发区设立推动了GDP增长,而政府在卫生方面的公共支出没有增加;经济开发区导致营养不良造成的婴儿死亡和低出生体重发生率的比例显著下降,这进一步验证了收入渠道。


四、主要研究贡献


本文对现有文献做出了两方面的贡献。

首先,通过估计中国经济开发区政策对当地婴儿死亡率的因果影响,将区位导向型政策效应评估扩展到人力资本积累领域。区位导向型政策的有效性和效率一直是公共政策和学术研究中持续争论的问题。文献主要围绕其经济收益展开分析,对其健康效应的分析较少。本研究通过考虑健康结果,特别是对婴儿死亡率的因果影响,拓宽了经济开发区政策的评估范围。

其次,本文通过考察经济发展与婴儿死亡率之间的因果关系,为现有文献做出了贡献。尽管既有研究表明收入提高和健康结果改善之间存在关联,但关于二者间的因果关系仍待进一步识别检验。本研究证明了经济发展对降低婴儿死亡率产生了实质性的积极影响,研究结果为经济发展与婴儿健康之间的复杂关系提供了参考。


近年来,学院高度重视教师科研潜力的挖掘和科研能力的提升,通过求实大讲坛、财税资评工作坊、财税资评论坛、双边论坛等平台,不断增进与国内外资深专家学者的交流,全方位提升威尼斯教师的科研水平,在学术科研和学科建设方面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未来学院将继续保持原有的学科特色和优势,推动“双一流”学科建设,持续扩大学院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影响力。


撰稿:张媛媛、张明昂

初审:李小荣

审核:陈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