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学院新闻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张明昂等:财政分权、政府竞争和劳动收入份额

发布时间:2024-09-05 浏览次数:

由37000c威尼斯张明昂副教授、尹俊烨和西南财经大学37000c威尼斯罗宇合作撰写的论文《财政分权、政府竞争和劳动收入份额——来自“省直管县”改革的证据》发表于中文A类期刊《经济科学》2024年第4期。以下为文章主要内容:

5DD9F



01  研究问题与研究贡献

在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和聚焦共同富裕的发展背景下,如何通过更好的财政机制有效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劳动报酬提高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议题。作为我国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发展的重要措施,“省直管县”改革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高能否起到促进作用,是值得关注的重点问题。

本文与以往的研究相比,主要贡献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本文从要素收入分配的视角,丰富了政府竞争视角下财政分权带来的微观经济后果研究。本文发现财政分权主要通过影响辖区政府的税收征管行为和财政支出决策,进而作用于微观主体的资本和劳动力投入决策,最终影响企业劳动收入份额。这一研究不仅有助于厘清财政分权传导到微观企业的作用机制,还进一步丰富了财政分权下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

第二,本文从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视角出发,丰富了有关劳动收入份额影响因素的研究。本文考察了“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对企业生产要素配置的影响,发现改革引致的政府竞争行为会显著降低微观主体的劳动收入份额。这一研究结论不仅拓展了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制度因素,更为共同富裕目标下进一步深化财税制度改革提供参考借鉴。

02  制度背景与理论分析

(一)制度背景

为了解决县乡财政上的困境、推动财政体制和行政体制扁平化,21世纪初我国开始探索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创新——“省直管县”改革开始试点推行。“省直管县”改革打破了现有的五级行政体制对应的关系,在省政府与县政府的财政之间建立了收支范围、财政结算等财政管理方面的全新制度,由此减少了市级政府对部分省到县的资金截留,“漏斗效应”大幅度减少,县政府财力增加,财政管理更加扁平化,财政管理效率也逐步提高。

(二)理论分析

从税收征管机制上看,在税收竞争和转移支付增加的双重作用下,“省直管县”改革可能降低地方政府的税收征管力度,进而降低企业层面的实际税负,最终降低劳动收入份额。具体而言,一方面,实际税率的降低相当于减少了资本与劳动力的相对价格,引进资本的成本相比引进劳动的成本能够享受更多的价格优惠。另一方面,在劳动和资本要素价格优惠的差异下,为保证利润最大化,企业会优先引进资本以获取更多收益。但企业在增加资本要素投入的同时,劳动要素的比重会下降,因此劳动收入份额会相应地减少。

从企业融资约束机制上看,“省直管县”改革引致的地方政府间竞争行为,在激励辖区政府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可能会扭曲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行为,进而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产生影响。“省直管县”政策实施后,县级政府间会展开对基础设施的投资竞争,进而增加政府基建支出和地方公共债务,对企业融资形成挤出效应。而企业融资约束的加剧会影响企业对生产要素投入的决策,在融资成本上升的情况下,企业更加倾向于减少营运资本,比如减少劳动雇佣、降低员工工资,进而可能使得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降低。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说:“省直管县”改革引致的税收竞争和财政支出竞争会扭曲地方政府税收征管和财政支出行为,导致企业的避税增加和融资约束加剧,对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产生负面影响。

03  实证设计与主要结果

研究设计方面,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县级层面数据,将“省直管县”实施作为外生政策冲击,构造双重差分模型,探究财政分权体制改革对微观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

基准回归方面,实证结果显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相比于没有进行改革的县,“省直管县”改革使得改革县内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相较于政策前的均值而言平均下降了1.46%,验证了本文的假设,即“省直管县”改革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具有负向的影响。

稳健性检验方面,本文结果通过了平行趋势检验和安慰剂检验,并且经过排除同期其他政策影响、更换劳动收入份额衡量方式、延长样本时间区间、剔除特殊样本、修改聚类层级等方式进行回归后,结果依然稳健。

04  进一步分析

(一)作用机制分析

在地方政府税收征管与企业税负方面,实证结果显示,“省直管县”政策削弱了地方政府的税收征管强度,减少了企业的实际税负,使得企业扩大了资本投资从而对劳动收入份额产生了抑制作用。

在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竞争与企业融资方面,实证结果显示,“省直管县”改革使得县级政府提高了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的比重,并且降低了民生支出的比重;同时,改革导致企业的银行信贷减少、债务融资成本增加,使得企业的外部融资困难,融资约束增大,这时企业会更倾向于减少劳动雇佣或降低工资水平,从而对劳动收入份额产生负向影响。

(二)异质性分析

在地区异质性上,“省直管县”改革的负面影响对隶属于县及其以下行政单位和中西部地区的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负向影响更大;

在企业异质性上,对附近银行数量少、融资约束严重、非国有、资本密集度较高的企业负向影响更大。

05  政策启示

为了进一步推动共同富裕背景下的省以下财政改革,本文有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第一,在清晰界定省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基础上,理顺政府间的收入关系,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并不断完善财政体制调整机制、规范财政管理体制,以建立科学健全的财税体制,为实现国家经济发展、资源优化配置、社会公平、市场统一保驾护航。

第二, 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既要做大做好“蛋糕”,又要切好分好“蛋糕”,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第三,设计合理的地方政府竞争发展机制,通过将政府竞争法制化、规整化,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


近年来,学院高度重视教师科研潜力的挖掘和科研能力的提升,通过求实大讲坛、财税资评工作坊、财税资评论坛、双边论坛等平台,不断增进与国内外资深专家学者的交流,全方位提升威尼斯教师的科研水平,在学术科研和学科建设方面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未来学院将继续保持原有的学科特色和优势,推动“双一流”学科建设,持续扩大学院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影响力。



撰稿:王硕

初审:李小荣

审核:陈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