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学院新闻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财税动态2024年第8期

发布时间:2024-09-14 浏览次数:


433F2

2024年第8期(总第8期)

37000c威尼斯


刊首语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应充分发挥财政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柱性和保障性作用,将财税体制、财税制度、财税管理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反映国内外财税理论与实践最新成果与经验,促进财税理论研究交流,为财税实践提供工作借鉴,37000c威尼斯组织全院师生编写《财税动态》,每月一期,具体包括财税热点、学术观点、国际财税等栏目。



本期导读



财税热点

1、税收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经济稳中有进

2、关于实施支持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的通知

3、7月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情况

4、新会计法修正出台

5、财政部印发《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会计软件基本功能和服务规范》

6、财政部下达水利救灾资金6.49亿元


学术观点

1、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数字经济的共同富裕效应:方法与证据

2、制度性交易成本影响税收优惠落地吗?——基于税收遵从的视角

3、组合式财税政策何以有效推动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

4、大数据治税、供需协调成本与企业供应链多元化——基于税收大数据平台运行的证据

5、工薪税的税收归宿:来自失业保险的证据

6、低技能移民流入的间接财政收益

7、公共图书馆投资的回报


国际财税

1、英国发布支柱二跨国及国内补足税指南

2、阿根廷建立大型投资激励制度

3、部分经济体财税动态


专家观点

1、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税研究中心 闫坤研究员提出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统筹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2、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所研究员吴亚平提出从源头上防范地方债务风险

3、37000c威尼斯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姚东旻教授提出加强财政货币政策协同 提升宏观经济调控能力


中财财税

1、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下中期预算改革的思考

2、全球税收治理与多边主义构建:基于BEPS多边公约扩散机制的研究

3、区位导向型政策的有效性和效率

4、劳动力人口高龄化降低了企业劳动收入份额

5、教育资源配置改革与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

6、我国区县级政府财政收支的典型事实分析




财税热点



1、税收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经济稳中有进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数据显示,随着各项宏观政策效应逐步释放,七月市场主体销售收入稳步恢复,多个领域呈现积极亮点。7月份,我国工业经济稳步恢复,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比二季度增速提高1.7个百分点。新质生产力加快成长,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3%。机械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效果显现。全国企业采购机械设备金额同比增长8.5%,比二季度提高2.8个百分点。从经营主体来看,今年截至7月底,全国新办涉税经营主体户数同比增长7.3%,其中领用发票、有收入申报的户数同比增长8.5%,占全部新办户的比重为67.4%,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

(文献来源:国家税务总局公众号2024年8月19日)


2、关于实施支持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的通知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好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作用,撬动更多金融资源支持科技创新类中小企业发展,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支持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以下简称专项担保计划)。专项担保计划有效发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体系引领作用,通过提高对科技创新类中小企业风险分担和补偿力度,增强地方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再担保机构的担保意愿和担保能力。引导银行加大对科技创新类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力度,撬动更多金融资源投向科技创新,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专项担保计划包括总体要求、实施方案、组织实施、监督管理等内容,并自印发后执行。

(文献来源:财政部公众号2024年8月3日)


3、7月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情况

2024年1-7月,全国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21459亿元,其中一般债券3710亿元、专项债券17749亿元。全国发行再融资债券20577亿元,其中一般债券8899亿元、专项债券11678亿元。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合计42036亿元,其中一般债券12609亿元、专项债券29427亿元。2024年1-7月,地方政府债券平均发行期限12.3年,其中一般债券8.2年,专项债券14.0年。2024年1-7月,地方政府债券平均发行利率2.42%,其中一般债券2.38%,专项债券2.44%。截至2024年7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428009亿元。其中,一般债务162425亿元,专项债务265584亿元;政府债券426347亿元,非政府债券形式存量政府债务1662亿元。

(文献来源:财政部网站kjs.mof.gov.cn/zhengcejiedu/202408/t20240806_3941155.htm)


4、新会计法修正出台

此次会计法修改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重点解决会计工作中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加大对会计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切实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更好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新会计法主要变化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明确工作方向,更好服务中心大局。二是完善会计制度,不断提升信息质量。三是加强会计监督,持续严肃财经纪律。四是加大追责力度,坚持遏制财务造假。财政部门将持续做好新会计法的宣传贯彻落实、配套制度完善及执法监督检查等相关工作,推动有关各方知法于心、守法于行,为服务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文献来源:财政部公众号2024年8月8日)


5、财政部印发《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会计软件基本功能和服务规范》

近日,财政部修订印发了《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及《会计软件基本功能和服务规范》(统称两项规范),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两项规范的修订是贯彻落实新会计法的重要举措、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加快推动会计工作数字化转型的必然要求和完善会计信息化制度体系的现实需要。《工作规范》的主要修订内容为扩大了适用范围、系统规范了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内容、明确了会计数据处理要求和电子会计资料的法律效力、强化了会计信息化安全、加强了会计信息化监督。《软件规范》的主要修订内容如下:一是明确了会计信息化相关术语的概念。二是强化了会计软件及服务在新环境下的适应性。三是加强了会计软件及服务对会计数据的多维度保障。四是进一步强调会计软件服务的重要性。

(文献来源:财政部网站kjs.mof.gov.cn/zhengcejiedu/202408/t20240806_3941155.htm)


6、财政部下达水利救灾资金6.49亿元

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工作部署,为积极应对目前严峻复杂的防汛抗洪救灾形势,8月6日,财政部会同水利部下达中央财政水利救灾资金6.49亿元,支持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陕西、甘肃等14省(自治区、直辖市)做好台风、洪涝水利防汛救灾相关工作。中央财政重点对上述地区开展水利工程设施水毁修复、排查消除安全隐患等工作予以适当补助,助力保障水利工程设施主汛期安全运行。

(文献来源:财政部网站nys.mof.gov.cn/bgtGongZuoDongTai_1_1_1_1_3/202408/t20240807_3941283.htm)



学术观点



1、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数字经济的共同富裕效应:方法与证据

基于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下的共同富裕概念,该文构建共同富裕指数,并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和城市层面数据,解析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有显著的增长效应,其作用机制是促进创新和提高生产效率,而非延长工作时间;静态上,数字经济是收入不均等的重要来源,对不同收入水平群体之间、城乡群体之间、不同教育水平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的贡献为正;动态上,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其不均等效应逐渐减弱,即分配效应有所增强,同时增长效应持续显著。因此从整体上来看,数字经济发展有助于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

(文献来源:万广华,宋婕,左丛民,等.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数字经济的共同富裕效应:方法与证据[J].经济研究,2024,59(06):29-48.)


2、制度性交易成本影响税收优惠落地吗?——基于税收遵从的视角

在中国制度背景下,税收征管中制度性交易成本的降低对税收优惠的实施是否会产生显著影响,是税制体系设计中的重要问题。该文以2008年后中国推行的税收优惠备案制改革为背景,考察了该改革对小微企业税收优惠落地的影响。研究分析了2008年至2015年全国税收调查微观数据,发现备案制改革显著提升了小微企业对所得税税收优惠的响应程度,尤其是对于税收遵从度较高的企业影响更为显著。进一步机制研究揭示了税收遵从程度对税收优惠落地的干扰和影响机制,指出税收优惠申领增加了企业逃税行为成本,但随着交易成本的降低,企业对税收优惠的响应程度也随之提高。

(文献来源:田彬彬,林超,冯晨,等.制度性交易成本影响税收优惠落地吗?——基于税收遵从的视角[J].管理世界,2024,40(08):81-101.)


3、组合式财税政策何以有效推动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

该文针对我国中小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面临的“用不起”、“不敢用”和“用不好”三大困境,探讨了如何通过财税政策组合拳来有效推动其科技成果转化,通过实证深入分析了税收减免、财政补贴和政府采购等单一及组合式财税政策对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该文构建启发式模型,展示不同财税政策对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路径。基于中关村科技园微观企业数据库的实证结果显示,多种财税政策构成的“减税—补贴”、“减税—采购”、“补贴—采购”及“减税—补贴—采购”等组合式财税政策,对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产生了显著的协同效应。其中“先供给侧减税/补贴、后需求侧采购”的政策组合推动作用最为显著。此外,这些政策组合的协同效应受政策实施次序和企业异质性影响,不同组合和次序对不同类型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效果存在差异。该文表示,政府应打好财税政策组合拳,通过多种财税政策的协同作用,有效推动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

(文献来源:詹新宇,于明哲.组合式财税政策何以有效推动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J].管理世界,2024,40(08):191-208.)


4、大数据治税、供需协调成本与企业供应链多元化——基于税收大数据平台运行的证据

数字经济发展迅猛,税务部门通过大数据手段,深度挖掘税收数据价值,不仅推动了税收治理的现代化,还为经济循环的畅通和政府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本文利用双重差分法和2010-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系统研究了税收大数据平台对企业供应链管理成本的具体效应,特别是其在降低供需协调成本和促进供应链多元化方面的作用。该文构造了企业供需协调成本的度量指标,即“牛鞭效应”,以衡量企业供应链上供求匹配的精准度,并通过实证发现税收大数据平台的运行显著降低了企业的供需协调成本。机制分析表明,这一效应通过直接降低企业供需不确定性和间接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两种方式实现。即税收大数据平台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的市场需求预测,同时推动企业加快数字化进程,提升供应链的信息化水平和反应速度,从而减少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此外,在市场竞争能力弱、股权集中度高的企业中,税收大数据平台降低供需协调成本的效应更为显著。

(文献来源:汪冲,杨志伟,邸洁.大数据治税、供需协调成本与企业供应链多元化——基于税收大数据平台运行的证据[J].财政研究,2024,(05):23-39.)


5、工薪税的税收归宿:来自失业保险的证据

该文研究了工薪税的影响,特别是针对美国各州失业保险(UI)税增加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工薪税普遍用于资助社会保险项目,通常假设其成本完全由工人承担,对就业的影响较小。然而,在存在不完全竞争或工资下降刚性的情况下,这一假设可能并不成立。为此,本文分析了2010年和2011年间美国多个州失业保险税(UI tax)增加的准随机性,利用跨州和州内差异进行研究。通过三重差分设计,本文比较了那些因历史裁员而面临高额税收增加的企业与受影响较小的企业,剖析了失业保险税增加对就业增长和工人工资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失业保险税增加对就业增长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对年轻工人和低收入工人,同时发现工资传导效应有限,即雇主并没有通过降低工资来应对税负的增加。这表明,失业保险税增加可能在经济衰退后的复苏阶段对就业市场产生了负面影响。本研究为美国工薪税研究提供了新的见解,强调了税收增加对特别是资金紧张企业的非对称性影响,并为未来的税收政策制定提供了参考。

(文献来源:Guo A. Payroll tax incidence: Evidence from unemployment insurance[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2024, 239: 105209.)


6、低技能移民流入的间接财政收益

低技能移民在美国普遍被认为是财政负担。经济学文献也支持这一观点(Storesletten,2000)。近期,美国国家科学院(NAS)关于移民经济和财政影响的报告估计了移民对美国财政的影响,指出在大多数情境下低技能移民对公共财政有负面影响。该文挑战了这一观点,分析了迄今为止被忽视的间接财政效应,发现每位进入美国的低技能移民通过间接效应每年为公共财政增加约750美元。对于拥有高中学历的低技能移民,这一收益可能超过NAS报告中估算的直接财政成本。该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异质性劳动者的均衡模型,显示低技能移民通过改变工资结构影响本地居民的税收缴纳,进而产生间接财政效应。该文还考虑了本地劳动供给的调整如何缓解最初的工资冲击,并进一步估算了这一背景下的间接财政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间接财政效应显著降低了低技能移民对财政的负担,尤其是在考虑了劳动供给响应的情况下。本文的发现为低技能移民的财政影响提供了新的视角,表明低技能移民并非单纯的财政负担。

(文献来源:Colas M, Sachs D. The indirect fiscal benefits of low-skilled immigration[J]. 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 Economic Policy, 2024, 16(2): 515-550. )


7、公共图书馆投资的回报

既有研究表明,居住环境对儿童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影响学业表现、长期教育水平和劳动市场结果。然而,尽管人们意识到居住地的重要性,关于哪些地方政策和制度有助于营造有利于儿童发展的社区,仍有许多未知领域。该文重点分析了一种普遍存在但研究不足的地方制度:公共图书馆。2018年,美国拥有9,261个图书馆系统,花费120亿美元用于运营,超过一半的美国人每年都会访问公共图书馆,尤其是儿童活动的参与度极高。尽管图书馆普及且资源丰富,但关于其影响的实证研究有限。该文通过详细的数据和方法,研究了公共图书馆的资本投资对图书馆运营、使用率和学生成绩的影响。利用动态差异中的差异模型,本文发现图书馆资本投资显著提高了儿童的图书借阅量和参与图书馆活动的次数,且这种效果至少持续10年。此外,资本投资还提高了儿童的阅读成绩,但对数学成绩无显著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图书馆在投入较少于学校设施的地区,效果更为显著。总的来说,该文的研究提供了首个准实验证据,证明公共图书馆的投资对儿童学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文献来源:Gilpin G, Karger E, Nencka P. The returns to public library investment[J]. 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 Economic Policy, 2024, 16(2): 78-109. )



国际财税



1、英国发布支柱二跨国及国内补足税指南

7月11日,英国税务海关总署(HMRC)发布了“如何准备跨国补足税和国内补足税”指南(该指南)。该指南首先解释指出,在采用OECD支柱二规则时,英国引入了两种新税:跨国补足税(MTT)和国内补足税(DTT),适用于2023年12月31日或之后开始的财年。英国支柱二立法对合并收入超过 7.5 亿欧元的跨国公司或国内集团的英国实体征收15%的最低税。

此外,该指南提示跨国企业(MNE)及其顾问为应对全球最低税做好准备,并给那些希望进一步咨询或提出意见者,提供了参与HMRC讨论渠道;同时也介绍了拟议的报告流程和新的在线注册登记服务基本知识。

截至8月6号,HMRC对该指南进行了更新,进一步详细介绍了纳税人在跨国补足税方面的报告义务、国内补足税责任以及在HMRC在线服务中的注册流程;此外,更新后的指南详细介绍了过渡性安全港规则以及为适用安全港规则而做出选择的要求。

(文献来源:英国政府网站,原文链接如下:

https://ww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preparing-for-the-multinational-top-up-tax-and-the-domestic-top-up-tax/how-to-prepare-for-the-multinational-top-up-tax-and-the-domestic-top-up-tax#transitional-safe-harbour)


2、阿根廷建立大型投资激励制度

2024年7月25日,据国际税务顾问报道,阿根廷目前建立了大型投资制度(Régimen de Incentivo para Grandes Inversiones,RIGI),主要适用于石油、天然气、能源、矿业、技术、钢铁、林业和旅游业等领域。该制度不仅明确了大型投资、合格受益人应当满足的条件,还实行了一系列税收激励措施,其主要内容如下:

(1)所得税。适用25%的税率;可选定资产进行加速折旧;亏损无限期结转,可根据通货膨胀进行调整;5年后剩余税收亏损可以转移给第三方;利润分配预提税率将从加入RIGI制度之日起 7 年后降至 3.5%。

(2)增值税。单一项目载体(VPUs)可以通过财政抵免凭证(fiscal credit certificates)支付进项税额,但在确定增值税时无法将该增值税作为进项税额进行计算。VPUs的提供者可以使用该凭证履行任何联邦税收义务。

(3)关税。新资本品、机械及零部件、组件和货物的进口,以及临时进口货物,将免征进口关税,并免于任何征收、预付款或预提税制度。在加入RIGI之日起3年后,有关项目的出口货物免征出口关税(战略性出口为2年后免征)。

(文献来源:荷兰财政文献局(IBFD)数据库,原文链接如下:

https://research-ibfd-org-443.webvpn.cufe.edu.cn/#/doc?url=/data/tns/docs/html/tns_2024-07-25_ar_1.html)


3、部分经济体财税动态

(1)澳大利亚。7月23日,澳大利亚财政部提议将针对外国居民的资本利得预提税(FRCGW)税率从目前的12.5%提高到15%,并取消目前75万澳元的FRCGW适用门槛。该政策预计自2025年7月1日起实施。(2)印度。7月23日,印度财政部长向议会提交《2024年财政(第2号)法案》,提议按12.5%的标准税率对长期资本利得征税。(3)韩国。7月26日,韩国企划财政部发布《2024年税法修正案》提案,其中值得关注的改革措施包括:对企业增量投资提供更高的综合投资税收抵免、扩大企业有资格获得研发税收抵免的成本范围、推迟对个人加密货币收益征税、取消金融投资所得税、完善个人税收居民认定标准。(4)英国。7月29日,英国政府宣布,自2024年11月1日起将针对石油和天然气企业征收的能源利润税税率从25%提升至38%,由此这些企业的总体企业所得税税率将达到78%。(5)俄罗斯。7月31日,俄罗斯联邦税务局明确了俄罗斯居民IT公司从非居民公司购买电子服务(即在线使用图像、音乐和视频的权利)的增值税义务,要求俄罗斯居民公司应作为税务代理人,计算和缴纳这些服务应缴纳的增值税。

(文献来源:阿里研究院“全球数字经济财税金融动态” )



专家观点


1、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税研究中心 闫坤研究员提出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统筹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认为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擘画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蓝图。财税体制改革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必将有力支撑高质量发展,有效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具体包括构建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财政制度、聚焦缓解地方财政困难,优化政府间财政关系、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健全现代税收制度、聚焦保障重大战略任务和基本民生,健全现代预算制度。

(文献来源:《中国财政》公众号2024年8月24日)


2、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所研究员吴亚平提出从源头上防范地方债务风险。认为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首先要从源头上规范政府投融资行为、做好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而做好源头管理工作,则要从优化央地事权和支出责任、正视存量PPP项目的未来政府支出责任、明确地方平台公司职能定位,以及提高投资效益等方面着手。无论是“化债”还是“防债”,从发展阶段特征看,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进入了存量时代,要扎实做好统筹存量和增量工作。在产业领域,要以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为重要抓手,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存量资产的效率和效益。

(文献来源:《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公众号2024年8月7日)


3、37000c威尼斯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姚东旻教授提出加强财政货币政策协同 提升宏观经济调控能力。认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我国独特的财政金融制度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坚实基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同不仅是短期内应对经济波动的有效手段,更是实现长期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增长的重要保障。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同配合的具体路径包括:发挥金融制度优势,以货币政策扩大财政空间。统筹财政金融领域,以财政政策助力货币政策。通过加强政策协同,提升宏观调控的整体效能,我国有能力在全球经济格局中保持稳健的经济增长模式,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财财税


1、白彦锋等在《改革》2024年第7期发表《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下中期预算改革的思考》

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刻变革。深化中期预算改革对于实现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提高财政能力、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目标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该文从确保财政稳定性、助力财政提质增效、实现财力最优均衡三个方面分析了中期预算框架助力实现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核心目标的内在机理。在我国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已进入深水区、中期预算改革面临诸多阻力的背景下,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应进一步深化中期预算改革,加大预算统筹力度,推进宏观政策协调配合,加强财政预算管理,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强化规划统筹和可操作性,大力提质增效,让财政更好地支撑国家发展战略。


2、何杨等在《财政研究》2024年第5期发表《全球税收治理与多边主义构建:基于BEPS多边公约扩散机制的研究》

如何兼顾不同国家的诉求和能力差异是多边机制发展面临的一个难题。该文以BEPS多边公约的签署为观察窗口,研究了多边主义在全球税收治理中的实现程度与深化路径。研究发现,虽然BEPS多边公约与发展中国家的诉求存在差距,但外部规范性和胁迫性压力可能会促使发展中国家签署公约。同时,该文还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探究多边机制下公约签署国的条款选择及执行程度,发现BEPS多边公约对发展中国家包容性尚有不足,导致反避税政策扩散的广度和深度距离预期仍有差距。本文研究有助于更好地掌握多边机制下国际反避税政策的实施情况,为我国倡导真正的多边主义、更好地参与全球税收治理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3、张明昂等在《Health Economics》2024年第8期发表《Special economic zone and infant mortality: Evidence from China》

区位导向型政策的有效性和效率一直是公共政策和学术研究中持续争论的问题,但现有文献对其健康效应的分析较少。该文以中国经济开发区的建设为准自然实验,评估了区位导向型政策对婴儿死亡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经济开发区建设显著降低了当地婴儿死亡率,对男婴和母亲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婴儿的影响更大。进一步研究表明,经济开发区作为一种经济增长冲击,通过增加当地收入来提高婴儿存活率。此外,没有证据表明经济开发区显著改变了女性生育行为或环境污染。该文研究结果拓宽了经济开发区政策的评估范围,突出了既有研究中被忽视的区位导向型政策的人力资本影响,同时也为经济发展与婴儿健康之间的复杂关系提供了参考。


4、张明昂等在《经济学(季刊)》第24卷第4期发表《劳动力人口高龄化降低了企业劳动收入份额》

提高劳动收入份额对于改善收入分配格局、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该文研究以高龄劳动力比例不断提高为特征的劳动力高龄化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高龄化会显著降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该影响的作用机制包括劳动力相对成本效应、劳动力结构效应和生产自动化效应。其中,高龄化对收入份额的降低作用在融资约束较低、更依赖年轻劳动力和技能水平较低的行业更强,而地方政府提高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则有助于缓解高龄化的影响。最后,该文提出要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加强对要素收入分配的调节,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5、童健等在《教育研究》2024年第8期发表《教育资源配置改革与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来自北京市多校划片政策试点的证据》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共同富裕的基石,而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其中一项重要任务。该文构建了学区房市场竞争模型,分析了教育资源配置改革对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影响的理论机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多校划片政策产生了“优质教育选择空间放大”和“优质教育获取机会增加”的双重均等化效应,同时,该文发现家庭特征的客观结构性差异和主观选择偏好、优质学校分布的集聚程度以及片区内优质学位的稀缺程度都会影响多校划片政策的实施效果。最后,该文对义务教育均等化政策的协同效应进行了分析,发现“双减”与“公民同招”等政策与多校划片政策作为促进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揽子政策,展现出了较强的协同有效性。


6、马海涛等在《37000c威尼斯学报》2024年第8期发表《我国区县级政府财政收支的典型事实分析》

在我国财政分权的体制下,区县级政府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活力来源,摸清区县级政府财政收支的基本状况非常重要。该文搜集了2018年和2019年全国区县级政府的财政收支数据,分析了区县级政府各项财政收支的典型事实,研究发现:区县级政府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值的全国中位数不到20%;货物和劳务税类收入占区县级政府税收收入比重的中位数约60%;来自上级(各级)政府的转移性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占比中位数约为80%;土地三项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值的全国中位数约为10%。基于以上分析,该文提出:长期看,考虑增加区县级政府财产类课税收入占比,增加财政收入的稳定性;进一步减少对转移支付的依赖程度,提高自有收入占比;减少对土地出让的依赖程度,逐步调整区县财政的运行模式。



审核:温来成、樊勇